本科生就業率并不是一定高于研究生
作者:在職研究生信息查詢網 來源:在職研究生信息查詢網 上傳時間:2023-07-13
近期,廈門大學、集美大學兩所高校先后公布了其2014年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,兩份報告的統計截止日期均為2014年12月31日。對比兩份報告,發現“研究生就業率不如本科生”的說法并非“定律”。
根據集美大學提供數據,2014屆共有畢業生5990人,其中,碩士畢業生292人,本科畢業生5698人。全校就業人數5634人,總就業率達到94.06%%u7855士畢業生就業率為88.36%%uFF0C而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4.35%%u3002本科生就業率高于碩士生。
廈門大學的情況卻與集美大學相反,2014屆廈門大學畢業生共計7739人,總體就業率為97.3%%u3002“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6.4%%uFF0C碩士畢業生就業率為98.7%%uFF0C博士畢業生就業率為97.7%%u3002”在廈門大學公布的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,碩士生就業率最高,博士生次之,本科生最末,力證“研究生就業不如本科生”并非客觀說法。
在各大招聘網站上,除了發布工作職位、薪資待遇、等信息外,還附帶了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學歷要求。大專、本科、研究生……不同的工作,對應的學歷要求各不相同,這充分說明本科生和研究生二者的求職檔位有所不同。
廈大、集大兩份“報告”的數據收集截止時間均為2014年12月31日,雖然此時本科生、研究生都畢業半年左右,但實際上,兩者的求職期長度是不同的。
一般本科生學制4年,碩士研究生學制2至3年。通常來說,本科生的畢業壓力相對小于研究生,這導致許多本科生很早就開始找工作,有些甚至大四上學期就步入職場;而研究生論文壓力較大,特別是臨近畢業時,根本無心求職。總的來說,研究生的求職期只有半年,而本科生的求職期則將近一年。
觀察各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,高校對外公開的就業率僅僅只是一個數字,人們往往過分看重數字,而忽略了在這個數字背后包含的具體指標。
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規定,畢業生就業類型包括以下十種方式:1、簽就業協議形式就業;2、簽勞動合同形式就業;3、其他錄用形式就業;4、國家地方基層項目;5、科研助理;6、應征義務兵;7、升學;8、出國出境;9、自主創業;10、自由職業。就業率不單指找到工作,因此僅僅依據就業率高低評判本科生、研究生就業前景的好壞,是不準確的。(責任編輯:追夢)
本文關鍵詞:本科生就業率并不是一定高于研究生
免責申明:本站所提供的內容及圖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收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學習、研究使用,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。